• 中文版
  • English
  • 智库观点

    全国政协常委解学智:发展供应链金融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发布时间:2022-03-16 作者: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

    金融如何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一直是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原董事长解学智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每年两会上,他提交的提案也都聚焦于此。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今年两会期间,解学智在接受《中国金融家》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思想认识要衔接,二是工作理念要衔接,三是政策制度要衔接。”

     

    《中国金融家》: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后,您有怎样的感受?

     

    解学智:全程听完、学习领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有三点感触非常深刻:一是对取得的成绩感到非常自豪。去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们克服各种困难,成为全球唯一一个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同时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这是一个奇迹,非常了不起。二是政府工作报告非常接地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好老百姓的事,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情,围绕惠民生、纾民困,政府采取一系列的举措,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三是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非常有信心。无论未来形势如何复杂,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必将披荆斩棘、爬坡过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定能开好局、起好步。

     

    《中国金融家》:今年两会上您提交了哪些提案?

     

    解学智:在今年两会期间,我提交了一份关于《发展供应链金融促进乡村产业体系建设》的提案。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的重点在构建现代的乡村产业体系,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基础在农业经营主体(含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但由于“三农”的弱质性,农业经营主体呈现散、小、弱的特征,其经营普遍存在“四难”问题。一是融资难。由于实力相对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抵质押物缺乏,农业经营主体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充足的低成本资金。二是销售难。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农产品地域分布复杂,偏远地区物流不便,再加上农民对市场信息的敏感度不高,农产品销售难的现象时常发生。三是控制成本难。农业经营主体以分散式经营为主,设施设备简陋,缺乏标准化管理,产量提升受到制约,流通等成本居高不下。四是防控风险难。农业生产周期长,市场间缺乏有效的信息协同,加之投机行为的存在,容易导致农业经营主体不能科学确定预期,最终成为市场博弈的受害者。

     

    对于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困境,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出发,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实交易背景下,打破传统形式,构建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信贷服务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通过供应链金融,不仅可以快速响应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还可以以核心企业为切入点,以资金为溶剂和粘合剂,将上下游经营主体紧密联结在一起,有效整合上下游资源,统一规范产业链生产和管理标准,激发产业要素活力,实现“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小企业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从而解决乡村经营主体融资难、销售难、控制成本难和防控风险难等问题,进一步丰富乡村业态,提升乡村产业链价值,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当前,供应链金融已取得较大的发展,国务院和相关部委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未突出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推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因此,我建议:一是强化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强化金融机构与市场主体间的有效合作。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形成有效合力,推动形成多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和补偿机制的合作模式。二是制定行业标准。在加快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的同时,要针对目前供应链金融平台各自为战、标准不一等问题,明确行业标准和业务规范,打破不同供应链金融平台壁垒。三是强化产品创新。鼓励各金融机构针对农业的特殊情况,着眼于生产、收购、运输、存储、交易全产业链,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模式,创新各类供应链金融产品。四是强化配套建设。加快完善供应链票据平台功能,建立统一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探索建立统一的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强化科技支撑,有效整合金融机构系统、核心企业内部系统、工商、税务、司法、征信系统等数据。五是强化风险防控。一定要坚持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实行穿透式管理,建立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针对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风险,要因企施策、精准施策。

     

    《中国金融家》: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您认为,应如何进一步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解学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要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需要财政资金、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协同配合。农业政策性银行是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支持“三农”发展而专门设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过去五年多的脱贫攻坚战中,农业政策性银行积极发挥“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作用,以脱贫攻坚统揽业务全局,成为金融扶贫的先锋主力模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政策性银行应坚持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履职支农的总任务总抓手,当好服务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一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金融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进一步加大对脱贫地区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和就业帮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继续做好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万企兴万村”行动。二是坚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认真贯彻国家粮棉收储政策,统筹支持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大力支持粮食全产业链发展和现代种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建设,助力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三是大力支持农业现代化。抓住乡村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适应产业主体多元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融合发展等新形势新特点,精准对接乡村产业发展融资需求,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优势特色产业、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四是积极支持农业农村建设。围绕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加大对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四好农村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突出支持水利建设,大力支持县域范围的城镇化建设,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五是全力服务区域协调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重点,找准工作切入点,细化支持政策,提供高质量融资融智服务。六是大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丰富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大力支持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清洁能源等领域,助力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金融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对此您认为该如何做好衔接?

     

    解学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我认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思想认识要衔接。必须深刻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只是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还需要长期努力,而且防止返贫的任务依然艰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保障长期稳定脱贫的关键举措。二是工作理念要衔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把在脱贫攻坚战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理念、方法充分运用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提升工作质效。三是政策制度要衔接。必须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在中央设定的过渡期内,既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又结合实际适时进行调整完善,更好适应形势和任务变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中国金融家》:把粮食安全牢牢抓在手上,对于稳固国民经济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保障粮食安全方面,您认为政策性金融应重点支持哪些领域?

     

    解学智: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特别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要“手中有粮”,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才能“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目前,我国粮食供需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结构性矛盾和总量不足相互交织,加上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维护粮食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政策性金融首先要全力支持国家政策性粮食储备和轮换,切实避免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做到钱等粮。其次要积极支持粮食生产、精深加工、“北粮南运”、粮食调销等全产业链发展,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最后要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重点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大“瓶颈”问题,即通过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土地复垦、土地整治等项目解决耕地问题;通过现代种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子库建设等,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上一篇:逻辑与信息困境让供应链金融发展举步维艰!如何有效防范风险成为关键 下一篇:高善文:关于当前经济和市场形势的几点看法
  • 天逸财金科技服务(武汉)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2196号    鄂ICP备: 12009823号-4;鄂ICP备: 12009823号-5;鄂ICP备: 12009823号-6   技术支持:爱牛网络
  • 留言板

     

    填写内容注意事项或者其他提示

    官方热线

    400-999-2278

    扫码关注天逸集团